快速排序是由东尼·霍尔所发展的一种排序算法。在平均状况下,排序 n 个项目要 Ο(nlogn) 次比较。在最坏状况下则需要 Ο(n2) 次比较,但这种状况并不常见。事实上,快速排序通常明显比其他 Ο(nlogn) 算法更快,因为它的内部循环(inner loop)可以在大部分的架构上很有效率地被实现出来。
快速排序使用分治法(Divide and conquer)策略来把一个串行(list)分为两个子串行(sub-lists)。
快速排序又是一种分而治之思想在排序算法上的典型应用。
(1)定义
快速排序由C. A. R. Hoare在1962年提出。快速排序是对冒泡排序的一种改进,采用了一种分治的策略。
(2)基本思想
通过一趟排序将要排序的数据分割成独立的两部分,其中一部分的所有数据都比另外一部分的所有数据都要小,然后再按此方法对这两部分数据分别进行快速排序,整个排序过程可以递归进行,以此达到整个数据变成有序序列。
(3)步骤
1. 先从数列中取出一个数作为基准数。
2. 分区过程,将比这个数大的数全放到它的右边,小于或等于它的数全放到它的左边。
3. 再对左右区间重复第二步,直到各区间只有一个数。
(4)动图演示

(5)C语言代码实现如下:
/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File name:Quicksort
Author:Zhengqijun Version:1.0 Date: 2016/11/04
Description: 对数组进行快速排序
Funcion List: 实现快速排序算法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/
#include <stdio.h>
#include <stdlib.h>
#define BUF_SIZE 10
/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*函数名:display
*作用:打印数组元素
*参数:array - 打印的数组,maxlen - 数组元素个数
*返回值:无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/
void display(int array[], int maxlen)
{
int i;
for(i = 0; i < maxlen; i++)
{
printf("%-3d", array[i]);
}
printf("\n");
return ;
}
/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*函数名:swap
*作用:交换两个数的值
*参数:交换的两个数
*返回值:无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/
void swap(int *a, int *b)
{
int temp;
temp = *a;
*a = *b;
*b = temp;
return ;
}
/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*函数名:quicksort
*作用:快速排序算法
*参数:
*返回值:无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/
void quicksort(int array[], int maxlen, int begin, int end)
{
int i, j;
if(begin < end)
{
i = begin + 1; // 将array[begin]作为基准数,因此从array[begin+1]开始与基准数比较!
j = end; // array[end]是数组的最后一位
while(i < j)
{
if(array[i] > array[begin]) // 如果比较的数组元素大于基准数,则交换位置。
{
swap(&array[i], &array[j]); // 交换两个数
j--;
}
else
{
i++; // 将数组向后移一位,继续与基准数比较。
}
}
/* 跳出while循环后,i = j。
* 此时数组被分割成两个部分 --> array[begin+1] ~ array[i-1] < array[begin]
* --> array[i+1] ~ array[end] > array[begin]
* 这个时候将数组array分成两个部分,再将array[i]与array[begin]进行比较,决定array[i]的位置。
* 最后将array[i]与array[begin]交换,进行两个分割部分的排序!以此类推,直到最后i = j不满足条件就退出!
*/
if(array[i] >= array[begin]) // 这里必须要取等“>=”,否则数组元素由相同的值时,会出现错误!
{
i--;
}
swap(&array[begin], &array[i]); // 交换array[i]与array[begin]
quicksort(array, maxlen, begin, i);
quicksort(array, maxlen, j, end);
}
}
// 主函数
int main()
{
int n;
int array[BUF_SIZE] = {12,85,25,16,34,23,49,95,17,61};
int maxlen = BUF_SIZE;
printf("排序前的数组\n");
display(array, maxlen);
quicksort(array, maxlen, 0, maxlen-1); // 快速排序
printf("排序后的数组\n");
display(array, maxlen);
return 0;
}如果我们编译并运行上述程序,那么它应该产生以下结果:
排序前的数组 12 85 25 16 34 23 49 95 17 61 排序后的数组 12 16 17 23 25 34 49 61 85 95
| 1716 | 数据结构-快速排序 |
| 2020 | 快速排序练习 |
| 2214 | 蓝桥杯算法提高-快速排序 |
C语言网提供由在职研发工程师或ACM蓝桥杯竞赛优秀选手录制的视频教程,并配有习题和答疑,点击了解:
一点编程也不会写的:零基础C语言学练课程
解决困扰你多年的C语言疑难杂症特性的C语言进阶课程
从零到写出一个爬虫的Python编程课程
只会语法写不出代码?手把手带你写100个编程真题的编程百练课程
信息学奥赛或C++选手的 必学C++课程
蓝桥杯ACM、信息学奥赛的必学课程:算法竞赛课入门课程
手把手讲解近五年真题的蓝桥杯辅导课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