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一节我们简单介绍了什么是JS,本节主要讨论JS的发展历史。
1995年,网景公司的Brendan Eich在极短时间内(10天)设计出了一门最初名为Mocha的脚本语言,后改为LiveScript,作用于页面渲染。那时候Java编程如日中天,广为人知,网景公司为了蹭Java热度,在其发布前将LiveScript更名为JavaScript,导致后面大家不由自主地会对Java和JavaScript产生一种“朦胧感”。
随着JavaScript的不断发展,网景公司为了将JavaScript推向标准化,由此诞生了ECMAScript规范;与此同时,微软也推出了类似的JScript,由于两者并不完全兼容,导致了早期令开发者头疼的“浏览器兼容地狱”。直到2006年jQuery的出现,它像一位“救世主”,封装了这些差异,极大地简化了开发,成为一代人的启蒙库。
在2008年,Google发布了Chrome浏览器及其核心——V8引擎。它通过即时编译技术,让JavaScript的运行速度得到了数量级的提升,使得JS技术更加普及。
2009年,Ryan Dahl基于高性能的V8引擎创造了Node.js,让JavaScript首次能够脱离浏览器,在服务器端运行。这打破了JavaScript长久以来的“浏览器枷锁”,使其一跃成为可以通吃前后端的全栈语言,正式与Java、PHP等传统后端语言同台竞技。
2015年,ES6标准的发布是语言本身的一次巨大现代化升级,带来了模块化、类、箭头函数等至关重要的新特性,让开发复杂大型应用成为可能。与此同时,Angular、React、Vue三大框架相继崛起,它们主导的组件化开发思想,彻底重塑了现代前端开发的面貌。
总结:凭借开源社区的智慧和引擎技术的突破,JavaScript通过不断地发展,实现从简单的网页脚本,成长为统治前端、进军后端、渗透到移动端和桌面端的无处不在的超级语言。
C语言网提供由在职研发工程师或ACM蓝桥杯竞赛优秀选手录制的视频教程,并配有习题和答疑,点击了解:
一点编程也不会写的:零基础C语言学练课程
解决困扰你多年的C语言疑难杂症特性的C语言进阶课程
从零到写出一个爬虫的Python编程课程
只会语法写不出代码?手把手带你写100个编程真题的编程百练课程
信息学奥赛或C++选手的 必学C++课程
蓝桥杯ACM、信息学奥赛的必学课程:算法竞赛课入门课程
手把手讲解近五年真题的蓝桥杯辅导课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