数据库设计

不遵循数据库三大范式的后果与影响

一、数据冗余:存储空间浪费问题表现: 相同数据在多个位置重复存储 更新时需要同步修改多处,易遗漏 案例: 未规范化的订单表(客户信息重复)CREATETABLEorders(order_idIN

需求分析阶段

1. 业务场景深度调研用户访谈 与业务方、终端用户、运营人员等多角色进行结构化访谈 示例问题: "订单创建时需记录哪些必填信息?" "退货流程涉及哪些数据状态的变更?&q

绘制专业E-R图

一、E-R图核心要素与标准符号1. 实体(Entity) 表示法:矩形框 规范:使用单数名词(如`Student`而非`Students`) 示例: ┌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┐ │

Visio 简明指南

1. 软件概述全称:Microsoft Office Visio 用途:专业图表绘制工具(流程图、网络拓扑、数据库模型等) 特点: 可视化复杂信息 兼容Office生态(需单独安装) 支持跨版本协作(2013-2020版操作逻辑相似)&n

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阶段详解

一、阶段定位逻辑结构设计是数据库设计的关键阶段,位于概念设计(E-R图)之后、物理设计之前,主要任务是将概念模型转换为具体的**关系模型**(即表结构),并确保其符合规范化要求。二、核心工作步骤1. E-R图转关系模式 实体转换:每个实体转为一张表 &

使用Visio设计E-R图与数据库模型图

一、绘制E-R图(Chen's表示法)1. 启动模板 打开Visio 2013 → 选择「软件」分类 → 双击「数据库Chen's表示法」 (若无此模板,需安装Visio数据库模板包)*2. 核心操作 添加实体:从左侧形状栏拖拽「实体」图形到画布

数据库设计的核心要义

数据库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,其本质是根据特定业务场景的功能需求和数据特征,结合目标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技术特性,通过科学的建模方法构建出完整、高效、可维护的数据存储体系。这一过程不仅包含表结构的定义,更涵盖数据实体间复杂关系的梳理,以及完整的数据约束规范的建立。设计必要性的多维考量1. 规模维度 对于数据实体单一、业务逻辑简单的系统(如个人博客

数据库三大范式详解

一、范式核心思想设计目标:通过结构化拆分,消除数据冗余和异常,同时保证数据完整性 平衡原则:范式化越高,冗余越少,但查询可能需更多JOIN(实际设计需权衡)二、三大范式逐层解析1. 第一范式(1NF):原子性规则:每个字段必须是**不可再分**的最小数据单元 违反案例: 错误设计(多值存储在一个字段)CREATET

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详解

数据库设计是软件项目开发的核心环节,其设计质量直接影响系统的性能、可维护性和扩展性。按照规范化的设计流程,数据库设计可分为以下 6 个阶段,每个阶段都有其关键任务和输出成果。1. 需求分析 目标:明确系统的数据需求和业务处理需求。 关键任务:与客户或业务方深入沟通,了解业务流程和数据流转方式。收集并整理数据实体(如用户、订单、产品等)及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