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,m=map(int,input().strip().split())  #报名人数,计划录取数

mylist=[]

for i in range(n):

    k,s=map(int,input().strip().split()) #报名号与笔试成绩

    mylist.append([s,k]) #后面排名时:成绩从高到低,报名由小到大

#计划录取m名志愿者,则面试分数线为排名第m*150%(向下取整)名的选手的分数  m=3时,则3*1.5=4.5,取第5名选手分数

#向上取整用 math 模块中的 ceil() 函数,向上取整用int()

#m*150% = 3*150% = 4.5,向下取整后为4。保证4个人进入面试的分数线为88,但因为88有重分,所以所有成绩大于等于88的选手都可以进入面试,故最终有5个人进入面试。#先排名

mylist.sort(key=lambda x:(-int(x[0]),x[1]))

#先输出面试分数线x与进入面试的选手人数k

k=int(m*1.5) #先初步向下取整,这里可以判断从开始到最后是否有重分情况,有则人数加重合人数。也可以取>=这个分数的所有人

req=mylist[k-1][0] #面试分数线

k=0

for i in mylist:

    if int(i[0])>=req:

        k+=1

print(mylist[k-1][0],k)

#再输出进入面试的选手的报名号与笔试成绩

for i in range(k):

    print(mylist[i][1],mylist[i][0])

 

mylist.sort(key=lambda x:(-int(x[0]),x[1]))

这一行改成冒泡排序后,只对了一个用例,其它都时间超限了

for i in range(n):

    for j in range(n-i-1):

        cursr,nextsr=mylist[j][0],mylist[j+1][0]  #成绩score

        curper,nextper=mylist[j][1],mylist[j+1][1]  #报名号person

        if cursr<nextsr or (cursr==nextsr and curper>nextper):mylist[j],mylist[j+1]=mylist[j+1],mylist[j]

冒泡排序时间复杂度:O(n²),当n很大时(例如10000),需要执行约100,000,000次

Python内置的 sort() 函数时间复杂度:O(n log n),当n为10000时,只需约100,000次操作(减少了99%的计算量)

sort() 使用了Timsort算法,结合了归并排序和插入排序的优点。内存使用更高效 :避免了冒泡排序中频繁的元素交换

复合排序键 (-int(x[0]), x[1]) 确保了:

1. 成绩按降序排列(使用负号)

2. 成绩相同时,报名号按升序排列


点赞(0)
 

0.0分

0 人评分

C语言网提供由在职研发工程师或ACM蓝桥杯竞赛优秀选手录制的视频教程,并配有习题和答疑,点击了解:

一点编程也不会写的:零基础C语言学练课程

解决困扰你多年的C语言疑难杂症特性的C语言进阶课程

从零到写出一个爬虫的Python编程课程

只会语法写不出代码?手把手带你写100个编程真题的编程百练课程

信息学奥赛或C++选手的 必学C++课程

蓝桥杯ACM、信息学奥赛的必学课程:算法竞赛课入门课程

手把手讲解近五年真题的蓝桥杯辅导课程

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

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