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题思路:

1. 导入所需的头文件 `stdio.h` 和 `math.h`。

2. 在 `main()` 函数中声明并初始化变量 `i` 和 `j`,它们将用于迭代二维数组的行和列。

3. 声明变量 `m` 和 `n`,用于存储用户输入的行数和列数。

4. 使用 `while` 循环读取用户输入的行数和列数,`scanf("%d%d", &m, &n)` 表示从标准输入获取两个整数值,`==2` 是读取两个值成功的条件。

5. 在循环内部创建二维数组 `arr[m][n]`,数组大小为100×100。

6. 声明数组 `sum` 和 `max`,用于存储每一行的和值和最大值。

7. 使用两个嵌套的 `for` 循环读取用户输入的二维数组的值,将其存储在 `arr` 数组中。

8. 第一个内层的 `for` 循环用于迭代每一行,初始化变量 `i` 为0,逐渐增加。

9. 在第一个内层的 `for` 循环内部,声明变量 `l` 并将其初始化为0,该变量用于记录每一行最大值的索引。

10. 在第一个内层的 `for` 循环内,用第二个内层的 `for` 循环迭代每一列,初始化变量 `j` 为0,逐渐增加。

11. 在第二个内层的 `for` 循环内,使用条件判断语句,如果当前元素的值大于该行的最大值,将该元素的值赋给 `max[i]` 并更新 `l` 的值为当前列的索引。

12. 根据题目要求,将每一行的元素值相加并存储在 `sum` 数组中。

13. 将最大值处的元素值更新为该行的总和。

14. 第一个内层的 `for` 循环结束后,将修改后的二维数组 `arr` 打印出来。

15. 外层的 `while` 循环会继续读取用户输入并处理,直到用户输入的行数和列数不满足 `scanf("%d%d", &m, &n)==2` 的条件。

16. 返回0,表示程序正常退出。


注意事项:

这道题花我两年半的时间才做出

参考代码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36
37
38
39
40
41
42
43
#include #include int main()
{
    int i=0,j=0;
    int m,n;
    while((scanf("%d%d",&m,&n))==2){
    int arr[100][100];
    int sum[100];
    int max[100];
    for(i=0;i<m;i++)
    {
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for(j=0;j<n;j++)
        {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scanf("%d",&arr[i][j]);
        }
    }
    for(i=0;i<m;i++)
    {
        max[i]=arr[i][0];
        int l=0;
        sum[i]=arr[i][0];
        for(j=1;jmax[i])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{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max[i]=arr[i][j];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l=j;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}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sum[i]+=arr[i][j]; 
        }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arr[i][l]=sum[i];
    }
     
     
    for(i=0;i<m;i++)
    {
        for(j=0;j<n;j++)
        {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printf("%d ",arr[i][j]);
        }
        printf("\n");
    }
}
    return 0;
 }


点赞(0)
 

9.9 分

1 人评分

 

C语言网提供由在职研发工程师或ACM蓝桥杯竞赛优秀选手录制的视频教程,并配有习题和答疑,点击了解:

一点编程也不会写的:零基础C语言学练课程

解决困扰你多年的C语言疑难杂症特性的C语言进阶课程

从零到写出一个爬虫的Python编程课程

只会语法写不出代码?手把手带你写100个编程真题的编程百练课程

信息学奥赛或C++选手的 必学C++课程

蓝桥杯ACM、信息学奥赛的必学课程:算法竞赛课入门课程

手把手讲解近五年真题的蓝桥杯辅导课程

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

暂无评论